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地震局印发合作框架协议
【中原经济网讯】(河南经济报 记者 马红梅)为贯彻落实《河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推进我省全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提升,拓展科普宣传渠道,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升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创作能力和推广,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和河南省地震局日前成立了科普合作领导小组,印发了《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地震局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双方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和提升。
据介绍,合作框架协议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双方共同推动《河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中防震减灾任务的落实,加大对重大防震减灾科技项目的科普推广,使防震减灾科技工作更好地服务社会,河南省地震监测台站定期对社会公众开放。二是整合河南省优秀防震减灾科普资源,依托科普中国网等互联网渠道进行推广传播。在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等搭建科普中国信息平台,促进科普活动线上线下结合。在省科技馆新馆整体展览框架内,规划建设防震减灾科普展项。其他各级科技馆策划常设及临时防震减灾科普展览内容。三是共同推动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共同命名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共同举办“平安中国”防灾宣导系列公益活动。四是充分利用双方资源,联合开展科普人员培训,加强科普人员交流,创新科普教育活动形式。积极吸纳社会力量,组建防震减灾科普专家团队,共同推进防震减灾优秀科普作品的创作与推广。
此外,此次印发的合作框架协议,还建立三项合作机制:建立合作工作领导机制,成立科普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推动和落实具体工作;建立科普合作重大专项联合工作机制,重大合作项目、重要合作领域,共同组建科普项目实施团队,开展联合办公,推进项目实施;建立对口管理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围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或中国地震局下达的同类任务,加强沟通交流和相互配合。
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将促进我省防震减灾科普工作互融互通,发挥优势互补,形成工作合力,不断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取得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