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机器人制造水平?专家: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究

资料来源:人民网原稿最近,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5个部门联合发布了机器人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在接受《人物》采访时提到,到202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的源泉、高端制造业的聚集地和集成应用的新高地。财经方面,不少行业专家表示,要加强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弥补行业发展的不足,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提高检测认证能力。同时要加强产品供应,,拓展市场应用,优化产业生态

如何提升机器人制造水平

“该规划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制定了路线图,并为企业、大学和智能制造机构在各个轨道上提供了清晰、权威的规划和指导。”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所副教授周谷岳表示,计划中的四栏行动包括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业全方位的技术、产品和应用场景,目前覆盖所有核心领域

规划提到“十四五”期间,将推动一批机器人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取得突破,整机综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关键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机器人行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20%。那么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呢

在这方面,工信部第一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王宏建议,要加强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补充特种材料等短板,核心部件和加工技术;围绕重点产业需求,集聚优势资源,推动高端机器人产品开发,扩大机器人产品系列和品种,提高性能、质量和安全性;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组织生产与需求精准对接,推动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发展

周谷岳表示,要建立健全创新体系,发挥高校、重点机器人实验室等研发机构的作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创新中心,加强前沿共性技术研究,加快成果转化。支持企业加强技术中心建设,开展关键技术和应用技术开发

支持协同创新和技术集成。周谷岳强调,要鼓励骨干企业联合开展机器人协同研发,推动软硬件系统标准化、模块化,提高新产品研发效率,推动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综合应用

“机器人制造水平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行业内每个人都需要共同努力,按照发展目标和任务要求做好工作。”周谷岳说

如何突破机器人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机器人产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2020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工业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52个行业类别的143个行业。但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ENT技术积累、产业基础薄弱、高端供应不足等。”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伟明介绍

周谷岳进一步解释,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机器人产业缺乏原创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证设计的能力;质量稳定关键零部件的可靠性不能满足高性能整机的需要;缺乏高速、高精度、,重型和其他高性能整机产品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突破机器人系统开发、操作系统等共性技术,发展仿生感知认知、生物机电一体化等前沿技术,超越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伺服、减速器、集成电路等核心零部件共同的“周谷岳说

目前,在大多数高端应用场景中,进口品牌的机器人基本处于垄断地位,大多数国产品牌在中低端增值应用场景中竞争激烈,导致国产机器人厂商利润率较低,往往处于劣势和劣势在投标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周谷岳表示,规范中提到的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措施,有利于国内品牌突破中高端市场,并能有效调节国内品牌间过度竞争造成的相互消费

如何培养优秀的科研人才

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在周谷岳看来,企业和高校在中国机器人制造业发展中的作用相对独立。问题在于,企业对新技术的敏感度相对较低,高校对新技术的转化能力相对较低

科学和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尤其是对机器人制造业而言。优秀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把握“科技创新”全面发展的“牛鼻子”,要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立足全球,推进人才培养,周谷岳说

该计划提到要加强机器人科技人才的培养,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专业技术和复合型高端人才。推进新工程建设,鼓励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展产学研合作和协同教育项目,联合建设一批现代工业学院,实施订单培训和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工业发展急需的人才

周谷岳说,要加快实施新工程建设、校企联训、现代工业院校、技能培训等培养方式,为企业与高校合作提供良好的机会和平台,加快国内机器人企业先进技术的转化和实施,最终帮助国内品牌突破高端瓶颈,完成技术和产业升级

你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将不会发布。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