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量子技术的发展吸引了外国媒体的关注:令人眼花缭乱的成就和人才

据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报道,在中国传统的围棋对弈中,玩家通常希望在棋局的早期就把棋子布放在战略点位上,以便在稍后赢得优势。在国家力量竞赛的棋局中,一颗被中国认为有用的战略性棋子是量子技术。

量子技术是指基于量子科学的应用,量子科学是一个寻求在原子和亚原子粒子的规模上理解现实的领域。这门科学本身并不新鲜,第一次量子革命发生在一个多世纪前,并催生了包括激光器、半导体和原子能在内的许多现代技术。

在21世纪,量子知识的进步已经让科学家开始谈论第二次量子革命,它拥有衍生出可能给今天世界运行方式带来革命的颠覆性新技术的潜力。例如,量子计算技术预示着将出现能力远超现有最强大超级计算机的机器。在量子通信方面,科学家们认为有可能建立几乎无法被黑客攻破的远距离安全通信网络,而量子传感器则能够实现前所未有的探测精度。

报道认为,中国的量子抱负已经转化为若干开创性的创新和能力。

2016年,中国发射了世界首颗量子卫星(以中国古代哲学家墨子的名字命名)。利用这颗卫星,中国科学家成功地演示了光粒子从太空到相距1200多公里以外的地面站的传输。到去年这项技术有了更多实际应用,中国政府利用“墨子”号卫星“超安全”通信网络保护国家电网抵御外部攻击。

这一领域中的其他值得注意的应用进展包括北京和上海之间一条由量子技术赋能的长距离通信链路。这些进展代表了在开发抗黑客通信系统方面取得的重大进步。

量子计算领域也取得了重大进步。2020年12月,中国科学家宣布利用其“九章”原型机实现了“量子霸权”,这是一种量子计算机实现远超所有现存超级计算机的性能水平的技术里程碑。据报道,“九章”量子计算机可以在200秒内完成一流超级计算机需要25亿年才能完成的复杂计算。这是此类成就第二次被宣布实现——谷歌公司的“西克莫”量子计算机早些时候曾在2019年宣称具有这种能力。

这些进步得益于越来越多的中国量子研究人才队伍。其中之一是著名物理学家薛其坤,薛教授的团队因为在世界上首次以实验证明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而闻名,该效应不仅是基础物理学的突破,而且在低能耗消费电子领域具有潜在用途。

随着位于合肥的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的建立,这些研究能力很可能会进一步蓬勃发展,从而使人才得以集中在这个世界最大的量子研究机构中。该国家实验室将加强中国业已十分广泛的量子研究基础设施,其中包括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和其他多所中国大学的研究机构。这一人才基础还得到了中国不断发展的量子产业的进一步补充,其中包括阿里巴巴和腾讯等知名科技公司。(编译/曹卫国)

来源:参考消息网

你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将不会发布。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