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第七医院在深圳市光明区成功实施了首例“术中唤醒”技术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简称中山七院)手术麻醉中心成功运用“术中唤醒”技术,配合神经外科团队完成了一例“显微镜下癫痫病灶切除术”。术中医护团队配合默契,唤醒阶段中的患者生命征平稳,能准确听从、执行指令,手术获得圆满成功——这也是深圳光明区首例“术中唤醒”技术的成功实施。

本是花样年华,22岁的刘女士(化名)却已经深受病痛折磨近20年,数日发作一次的肢体不自主抽搐给她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困扰。几经辗转来到中山七院后,周列民教授带领的神经医学中心团队针对刘女士的病情展开了系统详致的排查,最后确定诊断为“难治性癫痫”,决定由刘智良主任带领的神经外科团队为其实施“癫痫病灶切除术”。此时,一个难题摆在了“身经百战”的外科专家面前:患者的病灶部位毗邻脑部重要功能区,稍有偏差便会造成不可逆损害,如何精准无误地清除病灶而又不伤及正常组织呢?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手术麻醉中心团队经过与神经外科团队的充分讨论后,决定实施“术中唤醒”技术。手术麻醉中心池信锦主任召开了全科病例讨论并制定了“术中唤醒麻醉方案”,简而言之,就是在手术进行到关键部位时,将患者由麻醉状态唤醒,术者通过与患者的简单交流及其对指令执行的准确程度判断毁损部位、避免损伤功能区域。

图:池信锦主任带领手术麻醉中心开展术前讨论、制定围术期麻醉管理方案

“术中唤醒”要求患者不仅要在手术过程中醒来,还要配合医生继续完成手术。那么,消除患者恐惧、取得患者配合就成了该技术成功的关键所在。为了达到这样的麻醉效果,术前充分的访视沟通、术中完善的镇痛镇静这二者缺一不可,任何一个步骤的疏漏都会造成“术中唤醒”失败。

图:术前完善的头皮神经阻滞对术中唤醒麻醉技术的实施十分重要,需要阻滞的神经包括:双侧眶上神经、滑车上神经、颧神经颧颞支、耳颞神经、枕大神经、枕小神经

一切准备就绪后,手术如期进行。手术麻醉中心团队在全麻诱导后置入气管导管,术中全凭静脉麻醉维持,同时完善头皮神经阻滞。术中采用“睡眠-清醒-睡眠”技术,根据手术需要控制麻醉药物唤醒患者,并嘱其配合指令行四肢运动,病灶切除后再次恢复麻醉状态直至手术结束。整个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唤醒阶段顺利、手术圆满完成。

图:刘智良主任团队在神经导航引导下进行精准手术

图:术中要求患者根据医师指令活动四肢,保证手术不损伤患者重要功能区域

“术中唤醒”作为一种新技术,目前被广泛运用于神经外科手术。传统的功能区颅脑手术,可能难以彻底切除病灶或术中损害大脑功能区,使患者出现偏瘫、失语、失明等后遗症,且术后复发率高。“术中唤醒”技术是当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新策略,通过不同麻醉技术和麻醉药物的合理搭配,在充分镇痛的基础上,对患者的意识进行“睡眠-清醒-睡眠”的人为调控。患者在切除病变前从麻醉状态下被唤醒,利用神经电生理技术或者患者本人进行四肢动作、简单计数、图片命名等方法,精确定位脑部重要功能区并探询病变与功能区的关系,精准切除病灶。实施“术中唤醒”不仅达到了最大限度切除肿瘤并保留功能区的目的,而且现代麻醉技术可以有效保证患者对手术过程无记忆,避免了给患者造成精神伤害。

中山七院池信锦主任带领的手术麻醉中心团队首次采用“术中唤醒”技术,成功配合刘智良主任带领的神经外科团队完成了“显微镜下癫痫病灶切除术”,填补了中山七院手术麻醉中心在“术中唤醒”技术领域的空白,为神经外科团队展开更多功能区手术提供了围术期麻醉技术支持,在践行精准医疗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END

文|钱量、莫克

编辑|臧卢璐

初审|池信锦

审核|刘畅

审核发布|陈起坤、游展高

你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将不会发布。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