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根深叶茂!湖北探索并扩展“根技术”以帮助高质量发展

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

通讯员 丘剑山

根技术,是指能够衍生并支撑一个或多个技术簇的技术,是同时对多个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共性技术。2021年以来,湖北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根技术”创新高地,取得诸多新成绩。在科教大省湖北,一批“根技术”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光芯屏端网”根技术,中国光谷快速发展

2001年,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落户武汉,武汉·中国光谷诞生。经过20年深耕孕育,中国信科、长飞光纤、锐科激光、长江存储等一批“光芯屏端网”头部企业成长壮大,催生了系列影响深远的根技术。

2016年,长飞预制棒、光纤及光缆三大主营业务全面问鼎全球第一。

2017年,我国光通信科技领军企业中国信科实现一根光纤上135亿人同时通话。如今,已做到一根光纤300亿人同时通话。

赛迪顾问发布的《2020——2021年中国平台软件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显示,武汉达梦数据库股份有限公司稳居2020年国产数据库市场第一位。武汉达梦数据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冯裕才说,公司源代码100%自主研发,掌握了数据库核心关键技术。

在9个湖北实验室之一的光谷实验室,邵新宇院士的“复杂构件大功率激光三维高速切割关键技术与高端装备”,填补了8米以上超大幅面激光切割机的空白。在湖北实验室之一的珞珈实验室,龚健雅院士的“遥感广义几何成像模型与精确处理方法光学遥感影像智能化处理方法”,突破了超大规模无地面控制区域网平差的关键技术,研制了高性能高精度卫星数据处理平台。

育种“根技术”,支撑中国“种都”建设

生物种业创新要素汇聚湖北实验室之一的洪山实验室,为武汉中国“种都”建设提速。

遗传转化技术和基因编辑系统是实现棉花精准育种的“根技术”。“这两项技术,我们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金双侠说,其所在团队已研发出4套棉花基因编辑系统,被国内外120多家科研机构用于棉花育种研究。2021年,金双侠所在团队获得国际棉花技术领域最高奖“棉花生物技术奖”。

“傅廷栋院士发现国际上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油菜雄性不育类型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这是油菜杂交育种的‘根技术’。”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范楚川说,国际上推广的杂交油菜品种一半以上源自该系统。这个新发现直接推动了杂交油菜相关研究。截至目前,利用该不育系统育成的杂交油菜品种超过230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亿亩。

范楚川所在科研团队

生命健康根技术,为大健康护航

目前,在洪山实验室,陈焕春院士领衔的“猪伪狂犬病疫苗、猪流行性腹泻变异毒株疫苗”已在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转化。

李培武院士领衔的“食用油主要危害因子现场快速检测技术转化与产业化示范应用”,已在武汉华美维士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转化。

陈坚院士领衔的“菌体蛋白的深度开发应用与人造肉调味技术研究”,已在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转化。在光谷实验室,叶朝辉院士领衔的“超高场(9.4T)动物磁共振成像仪”在武汉联影生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落地转化。

超高场(9.4T)动物磁共振成像仪

人工智能根技术,推动产业竞进升级

2020年9月,科技部批复武汉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2021年5月,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成投运,这是全国首个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目前,我省人工智能根技术发展迅猛,推动产业竞进升级。

“互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的技术变革为行业带来希望。”武汉奋进智能机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建平说。奋进公司拥有长期积累的Zigbee、RFID等无线测控技术,2008年至今自主开发了控制系统、RV减速机及本体等工业机器人技术等。基于生产流程大数据互联环境,智能工匠机器人诞生。奋进公司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在国内各大知名酒厂“上岗”。

奋进公司研发的机器人

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负责人介绍,该中心正加快开展二期预研,力争迅速匹配,服务更多企业。下一步,将通过构筑创新生态,打造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应用创新孵化、产业聚合发展平台,赋能数字经济。

湖北是全国第一个在省级层面提出“根技术”的省份,围绕“根技术”,湖北省科技厅已启动了多项相关工作。湖北省科技厅负责人表示,加快培育“根技术”,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竞争力,是科技强省建设的重中之重。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你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将不会发布。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