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信鸽中的RFID技术

物联网信鸽中的RFID技术

信鸽竞赛在1996年就被列为群众体育赛事,是99项群众体育赛事之一 。中国信鸽协会在国家体育局院内,全国有近千家信鸽协会,每个省、地区都有信鸽协会及信鸽爱好者自己注册成立的信鸽协会或信鸽竞赛俱乐部。全国有30万左右的信鸽爱好者即注册的信鸽协会会员,北京拥有25000多名注册的信鸽协会会员。

由于牵涉到为数庞大的奖金,加上博奕游戏的特性,赛鸽一直都是具有神秘色彩的活动,如今,透过RFID辅助鸽群的管理与身份认证,让赛鸽与社会大众熟悉的科技接轨,变得更有趣味、更具公平性、也更新潮。

无线电的信号是通过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把数据从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上传送出去,以自动辨识与追踪该物品。某些标签在识别时从识别器发出的电磁场中就可以得到能量,并不需要电池;也有标签本身拥有电源,并可以主动发出无线电波(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

标签包含了电子存储的信息,数米之内都可以识别与条形码不同的是,射频标签不需要处在识别器视线之内,也可以嵌入被追踪物体之内。

比赛时将参赛信鸽交到协会一起运到放飞地,每个参赛信鸽主人的地址是不同,根据所在地点的GPs坐标和放飞地点的GPS坐标得出实际飞行距离,通过飞行的时长算出飞行的分速,从而找出飞行速度快的得出名次。其电子计时系统相似于公棚赛。只是踏板安装在每个参赛信鸽驯养地的家中。

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建立机械或光学的接触。公交车卡就是一种非接触式的Ic卡,其原理就是Ⅲ1D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

无论是公棚赛用还是协会赛用电子扫描计时系统所配套使用的感应踏板尺寸长度应在10–80cm~间,宽度应在10–40cm~间。感应板能够单独或多个与主机连结使用。单块感应板每分钟识别从其上面经过的赛鸽数不少于180羽,漏扫率为零。电子感应踏板识别与其配套使用的电子脚环之间的距离或是高度应不低于5cm。这样才能保证参赛信鸽的所佩

带的电子脚环信息有效被读取。

每一只来比赛集鸽的鸽子,都会经过协会专用读写器,读写器会把每一枚电子脚环的全球唯一码读出,与鸽会登记入库的全球唯一码对比,如果比对不正确,则该足环不允许入笼。

电子足环是射频卡的一种,按载波频率分为低频、中频和高频。频段越高读写距离越远,读写速度更快。电子足环按芯片分为只读卡、读写卡和CPU卡。在信鸽比赛时,为了预防芯片固定密码被复制,中鸽协特提出了信鸽比赛必须采用可读写电子足环的要求,即在比赛集鸽时,还须再往电子芯片内写入一组新的密码,即本场赛事的特别密码,因此,只读足环是严禁在信鸽比赛中应用的。

归巢成绩对比:赛鸽归巢后电子鸽舍电子感应踏板会把电子脚环的赛事密码读出,一并上传到当地电信局或其它信息台,鸽会数据库内赛事密码会与上传电子足环的赛事密码进行比对。如果一致,则为有效成绩,否则为作弊数据。

你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将不会发布。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