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何时出现“博世”“电装”?

前不久,由国家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导,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Global-NCAP、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共同主办的2017 Stop the Crash中国年暨全球汽车安全大会上,博世首次公布了高速公路自动驾驶技术的信息,展示了L3级别的自动加强技术,让双手完全离开方向盘,而车辆仍然能安全、快速行驶成为了现实。这一消息,不仅让人为汽车新技术发展感到高兴,还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汽车国内配套商和它们的差距。博世作为全球汽车安全零部件领域最具创新力和影响力的企业,将继续技术垄断吗?我们未来的国产汽车难道核心部件仍旧要采用外企配套?

中国何时出现“博世”“电装”?

中国的“博世”“电装”在哪里?

中国何时出现“博世”“电装”?

技术就能构成垄断。曾经有人调侃说,中国的整车厂都给发动机厂打工,而发动机厂都给博世打工。为了满足中国政府越来越严格的排放要求,目前国内生产的所有汽车上都必须安装电喷系统。德国博世、美国德尔福、日本电装(属于丰田集团)几乎垄断了所有中国电喷市场份额,其中博世的市场份额一家独大,超过了60%。从自主品牌到外资品牌、从轿车到卡车、从汽油车到柴油车,中国消费者每买一辆车就会向上述三家外企贡献上千元的利润。国内目前自主车牌不少,如吉利、长安、潍柴、比亚迪等等,可是我们的零部件供应商呢?几乎没有看见过能拿的出手的。要知道,一辆车的生产,不仅仅是上述这些车企一家的事情,它牵扯到方方面面,纵观国内外整车厂家,大到变速器等,小到一颗螺丝钉,都是由各零部件供应商提供,然后再在车企主机厂进行组装生产,为什么国产车老是出现质量问题?这其实不光怪车企,配套零件供应商拿不出有质量的东西,车企能怎么办?采用国外配套商零件?那么国产车整体的成本也就上去了,你想十万元以内再买辆国产车,那么恭喜你,估计能买辆三轮。如果国产车全部采用进口配套商,一辆车造价20万的话,你为了支持国产而购买,那么也恭喜你,其中15万都拿给国外企业了,并且这样做的话,国内众多一线小厂只能宣布倒闭,这么多工人的就业怎么办?曾有幸供职于某设计和生产汽车线束的工厂,该工厂供应长安、长安福特、柳机、力帆等主机厂,但就我观察到的情况来看,设计方面也只能按图索骥,并没有能完全自主开发新工艺的能力(当然,这和工厂规模和吸引人才能力有关),而流水线上的工艺只能要求达到目前法规标准即可,而国内法规标准一向是比较落后,法规虽然落后,但配套商自身不愿投入和提升,只想满足当前标准,赚眼下钱,无疑是提升不了整体实力的。打铁还需自身硬,就算目前国产车零件来自于国内配套商,关键的核心技术还是被博世、电装等国外零件商掌控,国内配套只能玩玩这些巨头吃剩的汤汁,而且这汤汁有时候也烫嘴,就像此次日本神户制钢造假,受影响的日系车总多,那么,国产配套商未来会不会爆出被汤汁烫了嘴呢?

国内汽车高新技术配套在于人才

中国何时出现“博世”“电装”?

中国如何出现“博世”“电装”,其根本就是大家说烂了的一个词“人才”。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然而缺才。如果说传统燃油车早已被国外掌控,无论我们怎么翻都翻不动的话,那么新能源市场才刚起步,这次发展可能持续10年,可能20年,那我们如何去保证我们才人的供应不会断代或者更优秀呢?从两面入手,第一就是高校教师问题,最近重庆一家高校的6名教师联合创立了一家高新技术公司,并成功研发出国内第一台变速器试验台架,我是比较支持这一群人的,也比较支持大学教师课外用本专业内容创业,为什么?因为国内绝大多数高校教师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市场严重脱节,汽车本身是告诉发展的行业,而你去翻开现在大学的教材,多数出版日期在5.6年前,还有的教材2001年出版的在用,不少大学期间的汽车电喷系统课程里面,还在讲授分电器,这玩意是个什么?

你可以理解为老式点火线圈,然而至今我们在实车上基本见不到这种被淘汰的分电器,那么为什么高校教师还要教授,因为受教材所限,大多数教师从本科毕业考研读博然后考教师证最后考入高校当老师,满腹专业技术知识却没有和市场沟通,去了解市场需求,空有读研读博期间研究室的经验却脱离了市场,最后只能受教材所限将旧一代技术传授给学生,不是说旧技术没用,前人发明的技术是有参照价值的,但目前如何让这些教师用新能源技术印证市场后再教授给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教育真的不能让汽车创新?

不光汽车行业,社会各界都在说中国教育不行。车市进言这里想说,中国应试教育几千年来都是如此,为何古代这么多发明创造,什么四大发明,什么木牛流马,在古代思想如此封闭,从小就四书五经(并不是说四书五经不好,这是国学)却能百家齐放?真正的原因是那时候我们是“自己造”而不是今天汽车“跟着造”,“自己造”是那时候没有受到许多国外先进技术思想的限制,全靠自己的思路想法创造,而今天,一名高技术985,211毕业生被灌输最多的就是“学习国外先进技术”,顶尖汽车毕业生如果进入汽车行业,也多半会选择在外企如博世之类,或者干脆出国深造,确实是因为在汽车行业,国内的薪资待遇确实没办法和外企相比,即便这些技术人才学习了技术后被高薪吸纳回国内企业,也难有创新建树,因为你是在“跟着学”“跟着造”,这是一个思维定向问题,就像有A、B、C三点,国外是从A点到B点,国外已经把这条线路玩熟透了,一直跟着国外技术走,你也一直在思考怎么从A点到B,终究是玩过人家的。要想做到中国有博世,得一开始就想从A点到C点,不要盲从跟着人家走。这并不是说要闭门造车,不理会国外技术,而是说不要一味的去推崇去跟风学技术。

总结:所以国产车要起来,必须零配件商也要发展起来才行,而目前传统车市场已经被外国技术垄断,下一场新能源大战不知要持续多少年,而这首先要确保我们的人才技术能够跟得上。

你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将不会发布。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