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电池研究获突破 相关上市企业有望最先受益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教授李巨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胡勇胜课题组合作研究发现,以往硬碳负极研究中的传统半电池方法,严重低估了硬碳负极的性能,并提出了评估硬碳性能的改进方案。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纳米能量》。
随着新能源汽车与电网储能的快速发展,锂资源趋于紧张,并将进一步加剧短缺。钠离子电池是比较理想的替代方案,但由于缺少合适的负极材料,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远远达不到要求。硬碳负极材料具有容量高、首周库论效率高等特点,但被认为具有差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该成果将促进钠离子电池从研究阶段向产业化转化。未来随着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的推进,相关提前布局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企业有望最先受益。
钠离子电池概念股:
南风化工000737:
南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化学原料和化学产品制造为主的企业。
圣阳股份002580:
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自主研发和生产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的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为”圣阳”、”ABT”、”赛耐克”牌高容量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
钠离子电池工作原理与锂离子电池类似,利用钠离子在正负极之间嵌脱过程实现充放电。与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具有的优势有:(1)钠盐原材料储量丰富,价格低廉,采用铁锰镍基正极材料相比较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原料成本降低一半;(2)由于钠盐特性,允许使用低浓度电解液(同样浓度电解液,钠盐电导率高于锂电解液20%左右)降低成本;(3)钠离子不与铝形成合金,负极可采用铝箔作为集流体,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8%左右,降低重量10%左右;(4)由于钠离子电池无过放电特性,允许钠离子电池放电到零伏。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大于100Wh/kg,可与磷酸铁锂电池相媲美,但是其成本优势明显,有望在大规模储能中取代传统铅酸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