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佐平:微纳米芯片技术及产业发展
“中国市场三个特点:市场规模世界第一,增长速度世界第一,贸易逆差世界第一;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现在估计有1500亿美元投入进去,目前已经有20个平均投资400亿元人民币的IC工厂正在建设中,未来将对世界的IC芯片产业产生巨大的影响。”耶鲁大学终身教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工程学院院士马佐平昨日在“智汇东阳——新技术新应用”论坛上表示。
马佐平院士介绍说,在多数发达国家,电子产业是最大的产业,而且是最迅速发展的产业,而IC产业是电子产业的基础。所谓IC,就是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它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芯片消费国,大多依赖进口。从全球范围来说,中国的通讯设备、个人电脑和消费类电子等市场领域规模最大,增长最快。“过去10年,中国的集成电路消费每年增长率为25%到30%,相应的,2016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需求为1500亿美元,占世界销售总量的一半以上。中国IC含量高的四个主要市场领域包括了消费类电子、计算机、通讯设备和汽车。
同时,马佐平院士认为,中国的IC产业存在新的机遇。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现在估计是一共有1万亿人民币要投入进去。地方及企业配套预计也达1万亿人民币,主要用来建新的IC芯片工厂。”目前,中国已有20个新厂已破土或在规划、设计阶段。已知的建厂地点包括北京、武汉、成都、南京、合肥、厦门等地,其中包含国外知名厂家,如Intel, Samsung, TSMC, Global Foundries等。每个厂的平均投资是约400亿人民币(约60亿美元),预计建成后会对世界的IC芯片产业产生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