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只是人性中的一纸契约 致记电影《狗镇》
推荐电影
微米是认真的
很久之前看过这样一条新闻。
说的是一个大货车在高速上翻车,物品掉了一地。
货车司机在一边急得痛哭。
这一车的损失,很可能是他一年的收入。
附近的村民见了,纷纷拿来家里的蛇皮袋,把物品装回家。
除了民警和记者,大家都装作没看到痛哭的司机。
当记者采访其中一位村民时,村民是这样说的:别人都在拿,我不拿就吃亏了。
这种可怕的从众思维,小鱼现在想起来仍然觉得可怕。
当一个人做坏事,他做的是坏事。
当一群人做坏事,这件坏事好像就变成普通事了。
这种可怕的人性,在这部2003年的电影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狗镇》
Dogville
时隔15年,豆瓣评分8.4。
电影里展现的人性之恶,小鱼觉得用文字根本无法表达完全!!!
一个偏远的小镇,一处人人梦想的世外桃源。
你以为那里充满阳光和绿树,充满温暖和善良。
却忽略了那里繁重的劳动、不洁净的环境,以及相同的人之本性。
导演拉斯·冯·提尔凭借该片获得第16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导演奖。
极简的舞台,让这部电影更加与众不同。
电影的深度,可以和《罗生门》媲美。
而我们也会明白,原来投资多少并不是电影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
这座位于美国落基山中的偏远小镇狗镇,在舞台上搭建而成。
没有一扇门,没有一面墙,狗镇的分布用白线圈出。
长达三个小时的影片,都在这一隅之地完成。
树是画上去的,教堂只有一顶吊钟。
《罗生门》好歹还在树林里拍摄了一段。
《狗镇》比《罗生门》的布景还要简单。
一声枪响,打破狗镇的宁静。
紧接着一名年轻貌美的女子带着慌张,出现在狗镇居民汤姆面前。
这名女子就是本片的女主格蕾丝。
面对格蕾丝的求救,汤姆收留格蕾丝。
并主动提出帮助格蕾丝留在狗镇。
15位居民集合在教堂开会,讨论格蕾丝的去留。
几乎全部人反对。
因为汤姆的劝说,居民们答应用两周时长考验格蕾丝。
善良的汤姆给格蕾丝出谋划策,希望她能主动帮助村民做些事情,赢得村民的好感。
尽管大家一开始并不领情,但都渐渐接受这个美丽可爱的女人。
两周后,所有居民再次投票,全票通过,格蕾丝留在狗镇。
格蕾丝每天给狗镇的居民打工,和盲人大叔聊天,给瘫痪在床的大妈端屎端尿,教狗镇孩子们学习,还能领到一笔工资。
善良的人们给她盖起一座小屋,格蕾丝在狗镇有了家。
好像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格蕾丝和人们友好交往,正在慢慢融入这座小镇。
某天,警察在狗镇公告栏贴上一张寻人启事。
画上的人就是格蕾丝。
大伙紧急召开会议,希望格蕾丝能离开这里,因为寻人启事贴得到处都是,大家觉得自己有责任告诉警察。
还是善良的汤姆站出来,再次劝说居民,留下了格蕾丝。
但很快,警察再次造访,原来的寻人启事变成了通缉告示。
告示上的人还是格蕾丝。
这下子,小镇居民不再淡定。
窝藏罪犯,是有罪的。
不过这也很正常,威胁到自己利益的时候,人们总习惯避而远之。
还是善良的汤姆说服所有人,让格蕾丝留了下来。
不过条件是,此后每一天,格蕾丝需要一天两次拜访他们,并减少格蕾丝的工资。
为了让格蕾丝更好完成工作,甚至有人专门每半小时敲一次钟,提醒格蕾丝该做什么了。
格蕾丝变得忙碌,脚不停歇,经常是这一家还没忙完,钟声就响了,她就得去下一家。
但格蕾丝如此拼命的工作,并没有让任何人更加高兴,恰恰相反。
做的越多,被人诟病的就越多。
杯子明明在还没到格蕾丝手中的时候就碎了,两三个人都在场,却全都责怪格蕾丝不小心。
格蕾丝赶时长从树丛间抄近路,却被告知是新来的没有资格走这条路。
收苹果的查克趁机想占格蕾丝的便宜,因为格蕾丝躲开,而怪罪格蕾丝。
和别人不同的是,查克原本是城市里的人。
却成了狗镇最龌龊的男人。
龌龊到通知警察来小镇,威胁格蕾丝,强啪格蕾丝。
当妻子发现后,声称是格蕾丝勾引他。
查克的妻子带着一群小姐妹来找格蕾丝的麻烦,摔碎格蕾丝攒钱买下的七个人偶。
如果格蕾丝能控制情绪不流眼泪,她就停下。
就连十几岁的小孩也占格蕾丝的便宜,要坐在格蕾丝的腿上。
故意激怒格蕾丝打他,然后找妈妈告状。
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友谊,就这么荡然无存。
格蕾丝再也受不了这里,只想离开。
不过很明显,人们已经不会放她走了。
格蕾丝走了,她干的活谁来接手?
汤姆和货车司机筹谋帮格蕾丝逃跑。
却不想,货车司机半路加价,格蕾丝没有钱,就强啪了格蕾丝。
原本以为就算被强啪,格蕾丝也总算能离开狗镇。
谁知道货车兜了一圈,回到出发点。
人们早就猜到格蕾丝想逃走,已经提前商量好这一对策。
原来是格蕾丝千方百计留在狗镇。
现在是狗镇居民千方百计把格蕾丝留在这里。
更可恨的,是一直帮助格蕾丝的汤姆出卖了她。
居民们为了防止格蕾丝再次逃跑,给格蕾丝戴上沉重的锁链。
如狗一样,拴在小镇里。
戴上锁链的格蕾丝不光要干活,还得遭受小镇男人无休止的强啪。
就连盲人大叔也把手放在格蕾丝的私处。
汤姆成为狗镇唯一一个没有强上格蕾丝的男人,只因为他还有一点血性,他不能。
但一次又一次出卖格蕾丝的还是汤姆。
而格蕾丝最后下令屠镇的行为,小鱼只想说两个字“活该”。
孔子说:“人性本善。”
荀子说:“人性本恶。”
不论你相信哪一种,认同哪一种,人性深处的善恶并没有清晰界限。
可能发生了某件事,听说了某句话,阅读了某本书,善恶会在你心头摇晃。
激发出来的可能是善。
也可能是恶。
人性本就不堪一击,我们能做的——唯有守住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