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我在哪?我智商呢?
推荐电影
微米是认真的
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于美国当地时长2018年3月4日举行。
时空转换下,是北京时长2018年3月5日。
也就是今天。
小鱼关注了整个颁奖过程,先汇报几大重头奖得主:
最佳影片:《水形物语》
最佳女主角: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三块广告牌》
最佳男主角:加里·奥德曼《至暗时刻》
最佳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水形物语》
最佳原创剧本:乔丹·皮尔《逃出绝命镇》
此外,《敦刻尔克》表现也不错,拿下三项技术大奖。
恭喜《敦刻尔克》,恭喜克里斯托弗·诺兰。
有个事实说出来可能大家都不信:诺兰本人还从未拿过小金人!
其执导的影片多次入围奥斯卡,获奖的却寥寥。
就连《星际穿越》这样的神作,也只得了一个无关痛痒的奖项:第87届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和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甚至都沾不上边。
不过就算这样,诺兰还是我们心中的大神!
今天推荐诺兰早期的一部电影,也是诺兰第一部入围奥斯卡的影片——
《记忆碎片》
Memento
豆瓣8.5。
IMDb8.5。
影片在2002年第74届奥斯卡金像奖上提名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剪辑。
两项提名,无一获奖。
不过能在两大电影网站上获得相同的高分,足够说明电影的高质量。
男主患“短期记忆丧失症”。自从受了伤,没有新记忆。
具体点说,受伤以前的记忆都记得,男主记得自己是莱纳,记得妻子及妻子的死亡,记得自己活着的目的——找到杀害妻子的凶手,杀掉他。
但,受伤以后的记忆只能维持几分钟。
当某件重要事件发生,男主需要在几分钟内记录下来,或写在纸条上,或纹在身上,又或者是对应的照片上。
一旦信息没有记录下来,男主将一片空白,不记得刚刚发生了什么,不记得自己做过什么。
这个时候的男主用“一脸懵逼”形容,最为恰当。
很多人说,《记忆碎片》难看懂。
的确,小鱼来来回回、仔仔细细看过两遍,才敢写这篇推荐。
因为电影的剪辑手法非常独特。
倒叙穿插正叙,故意打断观众的记忆。
尽管在色彩上做了区别,倒叙为彩色,正叙为黑白,一般人轻易还真看不透。
其实说白了,不过是导演用倒叙+正叙穿插进行的方式,营造出支离破碎的氛围,类比男主支离破碎的记忆。
故事,其实很简单。
患“短期记忆丧失症”的男主要找到杀害妻子的另一名歹徒,并杀了他,为妻子报仇。
但男主的记忆只到自己被歹徒袭击之前。
深夜醒来的男主,见到卫生间里歹徒企图杀害妻子。
男主去救妻子,却被另一个人袭击。
男主由此推断,当时有两名歹徒行凶。
然而警察只承认一名歹徒,另一名歹徒逃之夭夭。
有位自称警察的男人泰迪,帮助男主找出了另一名歹徒约翰·G。
男主便跟泰迪交代了所有事情,包括妻子的死亡,自己要杀了约翰·G,以及一名和他患同样病症的男人萨米。
萨米跟男主一样,没有新记忆。
男主当时是保险公司的一名调查员,调查的第一起案子就是萨米的失忆症。
如果萨米患的是生理上的失忆症,就可以获得一大笔赔偿金。
如果失忆症是心理上的,保险公司就可以拒绝赔偿。
先不论男主这么做是否合理,不过这么做直接导致了萨米夫人的死亡。
萨米夫人疑心丈夫只是心理上的失忆,用自己的生命试探丈夫。
一遍又一遍,让丈夫给自己注射胰岛素。
直到自己注射胰岛素过量死亡。
这种要么爱要么死的精神,小鱼看得胆战心惊。
男主以为这是发生在萨米身上的事情,其实最有可能发生在男主身上。
因为萨米没有妻子。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男主需要为自己找一个活着的理由。
比起我们中浑浑噩噩的大多数,男主这种追求真我的精神值得赞扬。
然而,我们只看到了事情的表面。
有人利用男主的失忆症,名为帮助男主,实则暗度陈仓。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男主所住的宾馆前台,利用男主的失忆症,为男主开了两间房。
电影没有过多介绍娜塔莉娅的背景,只知道她在酒吧上班,男朋友是名毒贩。
泰迪的身份稍微明朗一点,是名不怎么好的警察,干着与毒贩交易的勾当。
这两个人对男主说着程度不一的谎言,双双利用男主,除掉自己希望除掉的人。
不要觉得男主可怜,大局还藏在影片结尾。
男主故意给自己留下错误信息,然后追寻真相。
男主才是最腹黑的那一个。有没有吓到你?
导演和编剧的这种设定不可细究,细究起来你会发觉超级可怕。
他们不过是把虚无缥缈的记忆变成纸条上真实的字母,纸条上的信息是不连贯的,其实人的记忆也是断的、片面的。
不信,仔细想一想你昨天干了什么,前天干了什么,你会发现有些事情你怎么想也想不起来了。
而其实我们知道自己是谁,全凭记忆。
世界不因为记忆存在,也不因为记忆消失,但假如所有记忆丢失,那我是谁?
正如影片结尾这句字幕:
我们需要记忆去确定自己的身份
且,谁都不例外。